- UID
- 722631
- 精华
- 0
- 帖子
- 99
- 最后登录
- 2016-2-10
- 注册时间
- 2014-11-18
加拉辛 童 生
成 鱼
- 龙币
- 205
兑换福利
|
过滤系统,个人认为, 最主要的滤材的安放顺序,而滤材又是又是这个流水线上的一部分,所以我认为有两点大家必须清楚:
1、每款滤材的特性及擅长点。就相当于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情。
2、就是怎样让每款(每个部分)滤材的效率最大化。
接下来我就聊聊关于过滤环节大家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,按照水流的方向行进:
一、水流从干湿分离开始
当水流进入干湿分离部分,干湿分离部分会进行初期的污渍收集,但是由于传统棉的网状结构,会因分子结构,而形成网格水膜,造成短期闭孔空间,而这里会形成厌氧小空间,而厌氧发酵的毒素,也会随水流进入水体。建议大家在干湿分离盒底部增加网格板,加强水流向下的趋势,减少干湿分离材料的支撑面积。这样会提升材料的透水性。
干湿分离滤材建议大家关注以下几点:
1、透水性;2、集污效果;3、可重复利用率
现在市面上以喷胶压制棉(时间长,胶会释放,会松垮)为主,一小部分纺织网状棉(集污效果好,但稍有不慎透水性下降),极少数的编制立体毛丝棉(重复使用率高,集污效果好,但是造价高售价高)。大家在淘宝搜索干湿分离专用棉/滤材。会见到所有品种。
二、水流到达第一个槽子
这时得水流经过干湿分离,垃圾明显减少,但是仍有过滤不掉浮游粗蛋白及纤维素。但是此时的水体溶解氧充分。很多鱼友在第一槽投放太多细白棉,容易造成后期生化过滤溶解氧匮乏。建议大家在此处投放生物过滤的载体。
而说到微生物载体,还要多说几句,微生物系统属于有机大环境的一部分,而有机物又遵循,相似相容。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多投放有机物作为培菌载体。而大家真相追逐的细菌屋陶瓷环等等矿质滤材,隶属无机物大类,多为后期烧制而成,细菌不容易附着,容易藏匿硝酸盐,品种单一且过量使用,容易造成细菌在泵体,管体,及玻璃内壁附着成落,直观现象就是每次开关水泵,会有絮状物喷出。
微生物载体(生化滤材)注意一下几点。
1、是否属于有机物,如果是,是否属于新料,而不是工业回料(回料易释放毒素)制作。
2、是否利于细菌附着。
3、估算表面积大小。
4、水流能否在载体内自由流动(水流带溶解氧流动),而不造成自生厌氧区(参考河底淤泥,多为厌氧菌,气味颜色)。
此时,水流中的大部分颗粒杂质被干湿分离阻拦,浮游微粒被微生物形成的菌落粘附(吸附)。水体相对清澈,唯一的危险就是由于浮游微粒太多,会从载体脱落(想象下雨的原理)。所以最好在第一格最下面放一层生化棉,拦截脱落的菌落。
三、水流到达第二个槽子
这时的水体,最主要的就是补充微量元素,因为人工添加不全面,且不平衡,所以有了很多的矿质滤材,但是人工制作烧制的矿质滤材,在温度及原料把控方便各有不同,所以释放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也大不相同,大部分细菌屋对于碳酸钙磷酸钙的释放无法控制,所以我建议大家采用经过厂家简单处理原生矿质滤材。也可以用多种矿质滤材来达到理想平衡释放。这个环节如果搭配不合理,会造成TDS爆升,也会大幅影响PH 。建议谨慎搭配。
大部分矿质元素掉渣,伤害鱼鳃,所以建议此处最下棉铺设生化棉。网格从上到下依次减小。
四、水流到达第三个槽子
为保险起见,此处全部细棉,阻挡脱落细小菌膜菌丝。阻挡微量元素补充环节脱落的微粒(大粒已被生化棉阻拦)。办证泵仓水体清澈。
可能我说的这个顺序很多人不能理解,我的原则是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情,减少相对个体负载,粗棉过大粒,细棉负责微粒,微生物吸附浮游颗粒,如果一开始上细棉,大小通吃,撑不住不说一单出现水体平流,不穿过细棉,那就是大小通过。没有任何效率。
况且我要保证生化槽充足的溶解氧,老保证细菌的工作效率,所以我曾经建议很多鱼友及店家在滤槽安装气条。因为我们主要以好氧菌为主,几乎没厌氧菌什么事情。
|
|